中位協與央視農業農村節目合作直播北斗應用

2022-06-24 12:10:07來源: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

2022年6月19日晚18:00-20:00,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節目中心(CCTV17頻道)中國鄉村之聲欄目合作,精心制作了一臺以北斗應用農業為主題的“鄉聚向未來•北斗帶你17看麥訊”的央視頻融媒體網絡直播節目。節目的形式和內容精彩紛呈,穿插與觀眾的互動活動環節,播出反響熱烈,取得了圓滿的宣傳效果。

協會為央視頻直播活動選派了三位專家: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專家顧問張全德,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副秘書長、北京中位協北斗時空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冬航,中國農業大學信電學院教授、博導、農業農村部農機作業監測與大數據應用重點實驗室主任吳才聰。

央視頻發出的直播活動預告

在長達2個小時的直播節目中,中國鄉村之聲主持人王雨晨與三位專家談天說地,先是從天上的北斗七星說起,又通過多名大學生遠程提問,為什么會被命名為北斗呢?中國發射的1、2、3號北斗衛星到底有多少顆???北斗系統又能夠做哪些應用服務呢?--等等。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的張全德老師和李冬航老師輪流互動解答,深入淺出地講述中國北斗導航系統的工作原理以及基本知識,從播放的北斗運行圖上闡述與國際上其它導航系統的對比優勢,娓娓道出中國北斗導航系統建設中的精彩故事、應用場景以及這套國之重器未來的發展前景,不僅呈現了滿滿的科技感內容,也給觀眾帶來了對北斗科技的進一步認識。

 

專家張全德和李冬航在直播現場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鄉村之聲推出的這臺“鄉聚向未來”之《北斗帶你17看麥訊》的網絡直播節目,主題還是北斗應用于農業的麥收。那么北斗和夏收又有哪些關聯呢?中國農業大學吳才聰教授正是當前農機作業監測全國麥收與北斗大數據應用于農業實際生產實踐者。在直播室,吳教授結合麥收現場的視頻介紹當前全國小麥收割機械化程度已經達到了97%以上,數萬臺加裝北斗導航系統的麥收機械設備根據麥熟的進度正在緊張進行跨區精準作業;講述目前北斗應用于農業的農機自動駕駛安裝量10萬臺以上,已得到了規?;瘧?;北斗控制下的農機作業直線精度在正負2.5厘米左右,等等。還連線了麥收作業現場的拖拉機手視頻,現場報告北斗機械作業麥收現狀;屏幕展示了北斗大數據傳回的當前麥收進度熱點動態圖,顯示今年全國麥收已接近尾聲,小麥糧食大豐收已成定局;以及為國家主管部門和央視提供適時“麥收快訊”的情況,真是鼓舞人心。

 

酷熱的演播室讓專家吳才聰教授濕透了襯衫

直播間在后續的節目中還就白皮書發布2021年北斗市場4690億元人民幣產值、北斗太空運行的環境、生活中的北斗應用、北斗對未來的拓展、節目組采訪的大眾對北斗的認知程度以及提出的各自疑問等等,與專家們進行了互動交流。

本次的網絡直播活動還設置了多場抽獎環節,準備了豐厚的獎品,主持人穿插在同專家們的訪談中,與觀眾互動搶答北斗有關的問題,在直播間掀起一波一波歡快的高潮。

演播室直播現場
 

戰略合作伙伴

友情鏈接

自慰自己流出白色粘稠液体
<dfn id="xjp5n"></dfn>
<form id="xjp5n"></form>

<address id="xjp5n"></address>
    <noframes id="xjp5n"><address id="xjp5n"><nobr id="xjp5n"></nobr></address> <address id="xjp5n"><address id="xjp5n"></address></address>

      <noframes id="xjp5n"><address id="xjp5n"><nobr id="xjp5n"></nobr></address>

        <noframes id="xjp5n"><address id="xjp5n"></address>
        <noframes id="xjp5n">

        <form id="xjp5n"><listing id="xjp5n"><progress id="xjp5n"></progress></listing></form><noframes id="xjp5n"><listing id="xjp5n"><nobr id="xjp5n"></nobr></listing>

        <listing id="xjp5n"><listing id="xjp5n"><menuitem id="xjp5n"></menuitem></listing></listing>